新闻资讯
首页 > 新闻资讯

轴承润滑技术革新:宽温润滑脂突破工业极限,赋能高端装备制造

2025-06-06

2025年6月6日——随着全球工业向智能化、极端环境应用领域加速迈进,轴承润滑技术作为机械装备的“血液”,正迎来关键性突破。近日,国内多家轴承企业联合科研机构推出的新一代宽温润滑脂技术,在-70℃至+260℃极端温度范围内实现稳定润滑,标志着我国在高端轴承润滑领域打破国际技术垄断,为航空航天、极地科考、深海装备等战略产业提供核心支撑。

技术突破:从“卡脖子”到“领跑者”

长期以来,极端环境下的轴承润滑技术被少数国际巨头垄断。传统润滑脂在低温下易凝固、高温下易氧化,导致设备故障频发。以比瑟奴B.GREASE-5052/LR为代表的新一代宽温润滑脂,通过全合成基础油与特殊复合稠化剂的协同作用,结合极压抗磨、抗氧化、防冻防腐蚀等多重添加剂,实现了“滴点高、启动力矩低、寿命长”三大核心优势。

低温性能:在-70℃环境下,润滑脂仍能保持流动性,确保极地科考设备、高寒地区风电轴承正常运转;

高温稳定性:在+260℃高温下,润滑脂不软化、不流失,适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、核电设备等极端工况;

长效防护:通过强化粘附性,减少润滑脂流失,延长设备维护周期,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。

据测试数据显示,该技术使轴承磨损寿命达到国际标准的3倍以上,故障率降低60%,为高端装备的可靠性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
应用场景:从深海到太空的全域覆盖

新一代宽温润滑脂的突破,直接推动了多个战略产业的升级:

航空航天:在卫星、火箭发动机等设备中,润滑脂需承受发射时的剧烈振动与太空极端温差。洛轴集团为“神舟”系列飞船配套的轴承,采用该技术后,成功通过模拟太空环境的严苛测试。

极地科考:我国“雪龙”号科考船的低温液体输送泵电机轴承,在-50℃南极环境下连续运行18个月无故障,润滑脂性能稳定。

深海装备:在万米级深海探测器中,润滑脂需承受高压、低温、强腐蚀环境。长盛轴承与中科院合作研发的深海轴承润滑方案,已应用于“奋斗者”号载人潜水器。

新能源与机器人:在人形机器人关节、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中,润滑脂的耐高温与低噪音特性,显著提升了设备效率与用户体验。

产业协同:从技术突破到生态构建

技术的突破离不开产业链的协同创新。洛轴集团、长盛轴承等企业与中科院、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深度合作,构建了“基础研究-工程化-产业化”的全链条创新体系。例如,长盛轴承通过高分子自润滑材料研发,成功将轴承摩擦系数降低至0.02以下,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
同时,数字化供应链的赋能加速了技术落地。震坤行工业超市与洛轴集团达成战略合作,通过数字化采购系统与全国仓储物流网络,将新一代润滑脂快速推广至工程机械、轨道交通等领域,覆盖中小客户超10万家。

未来展望:万亿级市场的“隐形冠军”

据行业预测,到2030年,全球高端轴承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,其中润滑技术占比将达30%。我国企业正从“轴承制造商”向“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”转型,通过润滑技术、材料科学、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,抢占全球价值链高端。

“我们不仅要卖轴承,更要定义未来制造业的标准。”长盛轴承总经理褚晨剑表示,企业已布局人形机器人执行器、核电轴承等第二成长曲线,力争成为全球核心零部件头部供应商。

结语

从神舟飞船到极地科考,从深海探测到智能制造,轴承润滑技术的每一次突破,都在重塑工业的边界。新一代宽温润滑脂的诞生,不仅是中国制造的“硬核逆袭”,更是全球工业文明进步的缩影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,中国轴承产业将在全球舞台上书写更多“隐形冠军”的传奇。


© 2025 广东大润油品贸易有限公司  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ICP:粤ICP备2025423972号-1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